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惠安县旅游

惠安县文物古迹介绍

21、李恺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恺墓
  李恺墓位于涂寨镇岩峰村西新自然村,时代为明。李恺,字克谐,号抑斋,惠安螺城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任广东番禺县令、吏部稽勋司主事、兵部车驾司郎中、湖广按察司副使,政绩斐然。嘉靖三十七年(1558),他集众抵御倭寇,保全惠安县城,受朝廷旌表。卒后,祀乡贤祠。墓坐西北朝东南,早年被盗,2009年修缮。墓呈“风”字形,花岗岩砌筑,依次由墓围、墓碑、墓案、墓埕及石像生组成,墓茔占地约200平方米。墓前石马、石虎为明代原构件。李恺墓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为中心,东、西、北各外延10米至山坡,南至村路。……[详细]
北典许氏民居
  北典许氏民居位于东岭镇许山头村北典自然村,时代为清嘉庆。由许献琛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坐东南朝西北,三列三进五开间带双护厝,由大馆、中厝、库房、南北护厝、回向组成,建筑面积3800余平方米。建筑内石雕、木雕精美,雀替、托座等雕有文房八宝、人物花鸟等图案,立体生动。许献琛(1765-1832),字珍享,号宾仪,世称许百万,为人乐善好施。清道光年间,曾捐资助建文峰书院,诰封奉直大夫。北典许氏民居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南方向由后檐墙各向外延伸2米,西北方向至巷,东北方向至民宅外墙。……[详细]
百崎郭氏家庙
  百崎郭氏家庙位于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白奇村,年代为清、民国。简介:郭氏家庙,世称“宣慰府”,俗称“大宗”,是“百奇郭氏回族”阖族的大宗祠。始建于明宣德七年(1432),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元年(1909)至民国十七年(1928)建。平面呈长方形,五开间、木石砖混合结构,面阔17.6米,进深37.6米,建筑面积约66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由顶落、下落、天井、厢房、厝埕等组成。正厅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2018年,百崎郭氏家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仕尾郑氏家庙
  仕尾郑氏家庙位于紫山镇顶赤涂村仕尾自然村,时代为明-现代。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后废,清末民初重建。家庙坐北朝南,两进三开间,硬山式屋顶,燕尾脊,建筑面积215平方米。门前石埕面积100平方米,四周砌以围墙。家庙保存三方石刻:唐代“唐鸿胪卿留公神道”碑一方、南宋开元寺尊胜院僧嗣昭捐资建造榕台及修建桥路功德碑一方、明嘉靖进士郑一信故居“景莲楼”门匾一方。仕尾郑氏家庙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北至路,南由石埕围墙向外延伸2米。……[详细]
25、郑琛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琛墓
  郑琛墓位于紫山镇顶赤涂村仕尾自然村后山头,时代为明。郑琛(1475-1556年),字必献,号慎庵,紫山镇仕尾村人。明嘉靖贡生,官浙江嵊州县训导、广东三水教谕,人称“学官公”。乞休归家后,终日点勘书史,嘉靖三十五年(1556)卒。墓坐西向东,呈“风”字形,占地约600平方米。墓体由花岗岩筑砌,墓圹共二室,墓室砖拱砌,外封糖水灰。墓埕分三级,两边立狮子石望柱。郑琛墓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至顶赤涂村委会绿地;东、南、北由墓中心各外延10米。……[详细]
李文会府宅旧址
  李文会府宅旧址位于小岞镇后内村,时代为宋-现代。始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清初重修,1997年重建。坐东北朝西南,两进三开间带护厝,砖石木结构,建筑面积450平方米。硬山式燕尾翘脊,双披向屋檐。府宅东侧现存千年古井一口。李文会,小岞后内村人,宋建炎二年进士,绍兴十四年(1144)官拜端明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副宰相)。李文会府宅旧址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至巷,南侧至埕沿,北至民宅外墙。……[详细]
一片瓦寺
  一片瓦寺一片瓦寺,又名张后室、高士岩、石窟。位于惠安紫山镇南安村西边的一片瓦山(石室山)顶峰。因巨石覆盖如瓦,故称。初为明代乡贤戴卓峰辞官归隐所辟,后人以天然洞室改为寺宇。覆石方圆600多平方米,最高处10多米,主洞室深广,尤为奇异。现山中寺旁有戴氏的摩崖诗刻、题刻及清代以来的题刻10多处,真所谓“天真自适”的“石室名山”。……[详细]
太姥娘娘石塔
  太姥娘娘石塔太姥娘娘石塔,位于位于惠安紫山镇南安村西边的一片瓦山的一片瓦寺中,系建于唐,碑文题刻“尧封太姥娘娘舍利塔”九字,为唐玄宗题赐。其实本地人信太姥娘娘的并不在多数,太姥山的一切更多作为一个传说而并非一种信仰。……[详细]
惠安灵山寺
    灵山寺原名鲎壳寺,位于惠安螺阳锦东村坑内崎坑山上,福厦路三二四线旁,下星路口往东约四公里。崎坑山亦称灵山,山上有一巨石,著名书画家诸涵题刻“灵山仙境”四大字。  鲎壳寺始建年代不详,但在寺后巨石上,有明.天启六年(一六二六年)任惠安知县的赵玉成(江苏人)题刻的“孝泣幽明”四字。传说,赵玉成年过四十无子,一日观世音托梦,于是他到鲎壳寺得一鲎卵石后,竟连生九子。但日后官场失意,父母与妻皆亡,留下众小儿无人照料,凄然泪下,便在灵山鲎壳寺后留下“孝泣幽明”四字。崇祯十六年(一0三年),赵玉成从惠安平山寺住持僧沏际披剃出家。  寺庙的重建并改名灵山寺,是在清.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  清.道光年间,秀涂港之滨的琅山村林家,由百奇山兜村领来一女孩郭盏作童养媳。郭女入门,专食素不食荤,双目昼眩夜明,行动不便,只能在房织布,偶尔学念佛经。及长,拒谈婚事,长斋绣佛,村人信之如神。凡商船出海,她有寄……[详细]
百崎郭氏墓群
  百崎郭氏墓群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下埭村、里春村。墓群系福建省唯一的回族自治乡——泉州台商区百崎回族乡郭氏的一至七世祖墓。墓群皆为石构,墓盖座为伊斯兰教须弥座塔式结构,墓穴的选择和墓区的建筑基本取法汉式。它们是数万百崎郭氏后裔的精神依托,是中国与阿拉伯文化交流和我国回汉文化交融的具体表现,象征着中、阿民族的友谊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是研究回汉文化交流、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实物资料。……[详细]
峰后石获
  峰后石获位于崇武镇五峰村峰后自然村西北方向海滩上,约建于明成化至弘治年间(1465-1505),是明代海洋文化遗址。石获由花岗岩堆砌而成,呈弧形石堤状,总长312米,高0.9~1.9米,宽2~5米。石获最远处离岸400米,石获内海域集水面积约120亩,涨潮时海水没过石获,鱼群随潮水进入沪堤内,退潮时可拦截鱼虾,反映了古代定置捕鱼技术。保护范围:北至龙潭港,南至毛蟹广,西至西湖缸,东至金峰路。……[详细]
侯卿方伯第
  侯卿方伯第位于辋川镇更新村后坑自然村,时代为明弘治。方伯第由新衙和旧衙组成,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建造者为明代贵州布政使司左参政陈睿。旧衙建于弘治十四年(1501),一进三开间,面积60平方米。弘治十八年(1505)在旧衙旁边扩建新衙,三进五开间,面积650平方米。整体建筑砖石木结构,硬山式燕尾翘脊,保留有明代额枋、斗拱、雀替、吊筒等构件,雕工精致。方伯第明代设“龙盘社学”,清代设“良盘社学”,民国设“眉山小学”,解放后创办更新学校,培养出无数学子。侯卿方伯第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至巷,南至惠诚路,西南至藩宪第外墙,西北至篮球场边沿,东至方伯第外墙。……[详细]
“八叶衍祥”坊
  “八叶衍祥”坊位于黄塘镇松溪村东湖自然村院上场,时代为清嘉庆。牌坊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是官府为旌表当地百岁老人王梦善而立。坐东南朝西北,花岗岩石构,单间、两柱,通高3米,面宽4.1米。牌坊两柱两面各有一对内容相同的阴刻楹联:上款“寿过百龄前后八叶相见”,下款“恩荣五代祖孙累世延祥”。坊额中间阴刻:“八叶衍祥”,边缘刻有浮雕龙头图案,正面中间刻圆珠,背面中间刻植物花草图案。该牌坊体现中华民族敬老尊贤的传统美德。“八叶衍祥”坊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牌坊外四至延伸7.5米。……[详细]
萱晖别墅
  萱晖别墅位于辋川镇峰崎村埔崎自然村,时代为现代。由南洋归国华侨何吉水出资筹建,1951年动工,1954年建成。建筑坐北朝南,两进五开间带东护厝,面积约900平方米,共28间房。主厝由前厅、天井、中厅、后轩组成,砖石木结构,硬山顶,燕尾脊。主厝内部雕饰精美,用料上乘,大门两侧嵌刻人物、花鸟、文字题材的石雕和砖雕。东护厝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有两层,二层铺设木质地板,平台外搭建骑楼式外廊。别墅融合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和南洋建筑风格,造型独特,保存完好。萱晖别墅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至民宅外墙,东、西、北至巷。……[详细]
后店总兵墓
  后店总兵墓位于惠安县黄塘镇后店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洪范墓。墓坐西南向东北,依山势而筑,平面略呈“风”字形,占地面积1012平方米。墓室双圹,呈屋式,三合土构筑;墓前辟有三级埕台,两侧分列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羊、八角形石望柱各一对,以及龟趺座和谕祭碑。洪范(?—1706),字寿箕,号仁庵,累官至福建海坛镇总兵。清康熙年间(1662—1722),在平定靖南王耿精忠叛乱、郑经盘踞的福建沿海地区和台湾、噶尔丹都叛乱中屡立战功。2013年,后店总兵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周边各外延3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