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涡北基督教堂清—民国亳州市谯城区又称福音堂,美国浸礼会宣教士到亳州传福音并建教堂,因地处涡河北岸,故名涡北基督教堂。坐北朝南,青砖灰瓦,砖木结构,哥特式教堂。高11米,占地314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外部是欧式建筑风格,内部是中式建筑风格,整个楼阁呈U型,从教堂上方往下看,整座教堂呈十字架形,尖顶外观,欧式彩色玻璃窗户,堂内梁枋、瓜柱、雀替上雕有中国结、古铜钱等。南山墙上部呈三角形,下部有两门,内……[详细] |
![]() | 十九里关帝庙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年代为清。又名“铁关帝庙”,位于谯城区十九里镇境内,为当时百姓供奉关羽所建,距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是皖北地区一处极具特色的清代中晚期建筑。2012年,十九里关帝庙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原关帝庙围墙外各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至卫生院东侧巷道,南至工业路路北,西至富民路路东30米,北至涡河北岸。……[详细] |
![]() | 一女孤堆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年代为汉。2019年,一女孤堆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八角台遗址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年代为东汉。2019年,八角台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章华台遗址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年代为商周。2019年,章华台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唐庄遗址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周、汉。2019年,唐庄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华佗(约公元145年—208年),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为传颂神医华佗济世救人的丰功伟绩,让更多的华夏儿女了解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共亳州市委、亳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建设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于2009年9月9日华佗诞辰日正式开馆。博物馆为浅凹字型两层仿古水榭式建筑,沿袭了华祖庵古朴厚重的建筑风格,展厅包括中医药起源、中医药五千年发展史、华佗和他的中医药成果、中医……[详细] |
![]() | 谯城区烈士陵园始建于1952年,占地50余亩。陵园内有徽派园林式碑林建筑,占地约300平方米。展厅面积500多平方米,开设有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以及彭雪枫等革命烈士的专题展览,通过文物、图片、陈列说明及珍贵的史料等,生动反映自“五四”运动以来谯城区革命斗争的历史。园中广场1200多平方米,可组织大型纪念活动。……[详细] |
![]() | 亳州博物馆AAAA 亳州博物馆为仿汉城堡式建筑,是在原三国揽胜宫基础上改建而成,为综合性博物馆,馆名于1963年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博物馆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室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2687余件。亳州博物馆一层主展馆的陈列主题:《穿越五千年---亳州文化寻源》,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亳州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和多姿多彩的文物形态。展览由序厅、涡河文明、商汤都亳、道源……[详细] |
![]() | 古地下道,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老城区地下,以城内大隅首为中心,呈十字形向东南西北延伸,全长约4000米。相传为三国时期曹操运兵道,一说为宋元之际修建。发现于1938年,有单行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三种形式,其中支道纵横交错,互相通联,工程巨大。地下道部分为砖结构,部分为砖木和土木结构。道高1.45~2.10米,宽0.6~1.2米,底面高低起伏。是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地下军事建筑,对……[详细] |
![]() | 亳州市博物馆是中国地志性博物馆,位于亳州市北关外,以收藏、整理地方文物史料为主,兼集地方自然标本,是建立最早的安徽省地方博物馆。亳州市华佗纪念馆也属该馆管理。地 址:安徽省亳州市芍花大道 209号交通线路:汽车站乘 2 路公交车到曹氏公园西50米路北开放时间:夏季9:00~16:30 冬季8:00~16:00(逢周一休馆)邮 编:236800亳州市博物馆建于亳州著名的花戏楼大殿内。始建于康熙十五年……[详细] |
![]() | 位于亳州市谯东镇,是国家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植物园2000年兴建,占地2200亩,中心区200亩。植物园集中药培养、种植、示范、科研、旅游为一体,是安徽省第一家药用植物园。园内现种植中药材200余种,与银杏、杜仲、倒槐、木瓜、山楂、茱萸等名贵药用树种相伴,形成了“四季花常在,步步景不同”的奇观。……[详细] |
![]() | 时代:宋至清“古井贡酒酿造遗址”主体由明清窖池群、明清酿酒遗址及两口魏、宋古井构成。它们是古井酿酒文化的核心文化支撑。省文物专家认为“古井贡酒酿造遗址”是一处全面展现传统酿酒工艺流程的手工业设施遗址。明代窖池及部分古井、炉灶、晾堂、蒸馏设施等酿酒设施及作坊遗址,出土百余件碗、盏、盘、杯、缸等-用具,时间跨度宋至今,再现了苏鲁豫皖地区传统酿酒工艺全过程,体现中原地区及中国东部深厚酒文化,是该区域传统……[详细] |
![]() | 亳州古地道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毫州市老城区。古地道原为三国曹操连通城内外的地下运兵道。现存大部分为宋代重修,砖结构,券顶为拱形砖券,有齐口和咬口两种砌筑方法。地道壁为单砖跑砌或丁砌。砖墁大部分为平砖交错横铺,也有少量立砖十字纹铺。已发现的古地道长4000余米,以大隅首为中心,分别向东南西北四城门延伸,并通达城外。地道有单行、平行、上下两层、立体交叉四种形式。还有猫耳洞,可容1-6人。道内转弯处为T字形……[详细] |
![]() | 三国揽胜宫位于火车站西500米曹操宗族墓群附近,是安徽省第一家利用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建设的人造旅游景点,也是全国旅游景点最大的仿汉代建筑群体,该宫占地40余亩,长120米,宽70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其中一层古城堡高7米,二层魏武堂高19米,规模造型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正门汉阙大壮严,十八座大石鼎罗列主甬道两侧,祭坛栏杆玉石雕成,祭坛广场青石铺就,城堡四周战旗林立,魏武堂前魏、蜀、吴三面……[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