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闽中支队供给部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大洋村石苔自然村。1949年2月,闽中支队司令部在大洋成立后,针对闽中支队所属各县游击队没有正式的建制序列、部队番号比较混乱的情况,决定分期分批调集各县游击武装骨干到大洋集训、整编。这样,闽中支队司令部急需粮秣筹备,为此,当地游击队决定在善扬宫设立粮仓和被服厂,--游击队员的黑色服装、被单、军帽、脚扎、-带等军需品。闽中支队供给部旧址为善扬宫,始建于宋代天圣……[详细] |
![]() | 闽中支队后勤部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大洋村洋边自然村。1949年,中共闽中地委在洋边古厅设立后勤部,进行粮食加工、服装缝制、钞票发行等工作,为闽中支队提供后勤保障。闽中支队后勤部旧址为两层土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0平方米。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11年12月给予挂牌保护。……[详细] |
![]() | 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大洋村洋边自然村。闽中支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的一部分,是中共闽中地委直接领导下的一支正规武装队伍。闽中支队司令部于1949年2月在莆田大洋渡口小学成立,司令员兼政委黄国璋,副司令员陈亨源,副政委林汝楠。从此,大洋成为闽中地区党的领导和军事指挥中心。闽中支队司令部成立后,针对所属各县游击队没有正式的建制序列、部队番号也较……[详细] |
![]() | 后洋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霞洋村后洋自然村。1948年8月,中共闽中地委机关迁到福清东张镇金芝村后,即派饶云山和蔡光宇到大洋开辟革命根据地。在蔡光宇父亲、开明士绅蔡平远的大力支持下,饶云山和蔡光宇很快打开工作局面,在后洋发展蔡光瑜、蔡光爱、蔡春莲、蔡洪基等人入党,再由蔡光瑜在琼峰发展赖杜、林桂英入党,并建立中共后洋支部,蔡光宇任书记。之后,在支部的统一组织下,党员们分头深入其他各村发动群……[详细] |
![]() | 蔡平远家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霞洋村后洋自然村。蔡平远北伐时期毕业于警官学校,担任过国*党莆田县盐务处处长,莆田、永泰县-局局长等职,是大洋一位有实力的开明士绅,早在大革命时期,就跟共产党有过合作。1946年,他的长子蔡光周由林汝楠以厦门大学同学的关系引上革命道路,担任中共福州工委书记,其弟蔡光宇也随之加入革命队伍。1948年8月,蔡光宇接受组织交给的任务,回大洋开辟革命根据地,得到父亲……[详细] |
![]() | 外坑乡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外坑村。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2005年,中共新县镇党委在外坑村建立纪念馆,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出30多幅历史图片,展现了1930年闽中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在邓子恢的领导下,在外坑乡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莆田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历程,展现革命先辈的音容笑貌。馆中还展出了当年红军使用的军号、梭标、大刀、马灯等文物。外坑乡苏维埃……[详细] |
![]() | 陈天章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外坑村芹山小组。陈天章(1906—1930.12),别名柯芹,出生于新县镇外坑村一个农村牧师家庭。青年时期在莆田哲理中学求学时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2月加入共青团,为莆田首批共青团员,同年6月转为中-员,历任中共莆田支部、莆田特区委组织委员。1927年1月被选派到福建党政干部训练所学习。同年12月任中共莆田县委组织委员兼管-工作。1928年初负责创建地方革命武……[详细] |
![]() | 外坑苏区反“围剿”斗争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白云村芦尾自然村。外坑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红军第2支队的频频出击,引起国*党当局的极大震动。特别是1930年12月中旬,陈天章率部攻克梅洋地主豪绅江某炮楼,将江抓获镇压后,江之子到城里引一个营的海军部队还乡对红军进行报复时,竟被红军以少胜多击退,更使驻军旅长林寿国恼羞成怒,便部署对外坑苏区的“围剿”。12月26日,红军队伍100多人在陈天章、汤军等率领……[详细] |
![]() | 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外坑村塘后小组。1930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提出“造成泉属、莆田的赤色区域”的斗争任务,对莆田地区的革命斗争寄予厚望。6月,福建省委派军事干部黄琬到莆田开展工作,创建红军队伍。同年10月,中共福建省委派邓子恢到莆田,在澳柄建立中共莆属特委,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由于澳柄乡地处交通要道,当地-势力基础雄厚,使斗争屡次受挫。中共莆属特委决定把土地革命……[详细] |
![]() | 中共莆属特委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霞瑶村霞瑶自然村。1930年11月,中共莆属特委机关从白沙澳柄乡转移到新县外坑乡,驻霞瑶村。在特委书记邓子恢的领导下,红军游击队在霞瑶、外坑开展土地革命,积极发展革命积极分子,壮大队伍,同年12月成立外坑乡苏维埃政府。外坑苏区形成后,政治影响迅速扩大。周围群众纷纷要求红军到他们村斗霸。为此,特委决定由乡赤卫队留守外坑、霞瑶,保卫红色政权,红军主力向外出击,扩大……[详细] |
![]() | 中共莆田夹漈支部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巩溪村山尾自然村。1926年6月,莆田党组织派陈天章、吴梦泽利用周末时间回到农村发展组织,在新县夹漈发展了吴国霖、李天赐、吴云龙、吴老叔等参加中共地下组织。同年10月,在吴国霖家里建立中共夹漈支部,吴国霖任书记,李天赐任组织委员,吴云龙任宣传委员,是莆田第一批农村党支部。支部成立后,积极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中共莆田夹漈支部旧址原为单层土木结构的前后间民……[详细] |
![]() | 闽中抗日义勇军集训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尚书桥村坑头里小组。1934年至1949年间,闽中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领导人王于洁、刘突军、雷光熙、邱子国、方子明、黄国璋、苏华、林汝楠等都曾在庄边赤石宫组织群众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并以垵口村、安马洋村、半岭村作为革命活动据点。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中国共两党经过多轮谈判,于1937年9月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双方商定:闽中抗日义勇军正式点编前先在莆田庄边赤石垵口村……[详细] |
![]() |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凤际村宁里自然村。1936年10月底,为避开国*党军“清剿”,中共闽中特委率领闽中工农游击队主动撤出山溪,转移到新开辟的宁里一带,住在宁里西南深山中的下田岩洞和一旧炭窑中,粮食由开辟宁里活动据点的工作组和群众支持解决。游击队在下田岩洞隐蔽休整后,闽中特委根据宁里是个偏僻山村,村落分散、人烟稀少,国*党--从不光顾的情况,决定把宁里秘密建成稳固的游击根据地……[详细] |
![]() |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遗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山溪村留坑自然村。1936年7月下旬,为了摆脱国*党对常太根据地的“围剿”,闽中工农游击队带领根据地部分群众撤出莆仙边游击根据地,转移到庄边的赤石一带山区隐蔽,不久,转移到山溪,进驻山溪宫休整。游击队一面进行整训,严明红军游击队纪律,以提高游击队员的政治素质,同时组织发动群众进行抗捐税、反抽丁斗争,扩大政治影响;一面搞好--工作,游击队派人与山溪附近的岐……[详细] |
![]() | 院半溪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上院村半溪自然村。1947年,黄国璋、林汝楠、饶云山经常在上院村活动,并在半溪邱元泮家建立地下联络站,邱元泮为联络员,积极参加地下革命活动。上院半溪联络站旧址是庄边望江山脚下的一间普通民宅,单层土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20平方米,房屋久无居住,已破旧不堪。……[详细] |